國產手機衰退,但為高通貢獻了更多利潤,繼續給后者做嫁衣裳
高通公布了二季度的業績,業績顯示營收增長37%,而利潤卻暴漲53%,這當中手機芯片業務和專利費為它的利潤增長提供了有力支持,業界人士認為這主要是中國手機的功勞。
高通的業績顯示二季度營收達到109億美元,凈利潤為33.56億美元,其中手機芯片業務同比增長59%至61.49億美元,占其營收的比例近六成;專利授權業務則貢獻了15.2億美元,該項業務利潤率超過七成,估計貢獻了10億美元利潤。
高通雖然已經發展了物聯網芯片、汽車芯片等業務,但是這兩項業務分別只有18.33億美元、3.5億美元,合計占其營收的比例只有21.83億美元,占比不到兩成,手機芯片業務和專利授權業務依然是高通主要的收入來源和利潤來源。
從全球手機芯片市場來看,高通已連續兩年半被聯發科超越,據稱聯發科再次占有了全球手機芯片市場40%的市場份額,但是高端手機芯片市場則繼續為高通占有,其中中國手機依然在大舉采用高通的驍龍8G1芯片,即使驍龍8G1芯片存在發熱問題。
從高通公布的業績可以看到它的手機芯片出貨量雖然落后于聯發科,但是通過提升芯片價格仍然獲得了收入的大幅增長,這就意味著中國手機被迫接受了高通漲價的要求。
中國手機仍然優先采用高通的高端芯片其實也是無奈,因為高通擁有專利優勢,中國手機出海需要高通的專利保駕護航,近期中國擁有的專利數量僅次于華為的OPPO在德國被諾基亞起訴就體現了這一點,如此情況下國產手機只能繼續依賴高通的專利授權以避免在海外市場面臨更多專利訴訟。
高通銷售芯片的策略是與它的專利授權相結合,業界人士指出采用高通的芯片可以獲得專利費優惠,由于高端手機的售價很高,即使聯發科的芯片價格更低,但是在獲得了專利費優惠之后其實整體費用卻未必高出太多,再加上國產手機在海外市場需要高通專利授權,所以高通就有了提價的底氣。
國產手機的手機業務正在衰退,二季度的數據顯示三星、蘋果分別增長了9.5%、3.3%,國產三大手機品牌的跌幅均超過兩成,如此情況下它們仍然不得不給高通支付更高的芯片價格和專利費,可以說它們在繼續為高通做嫁衣裳。
如今國產手機都已經認識到過于依賴高通的后果,紛紛加碼研發芯片,小米同時研發了電源管理芯片、充電芯片、ISP芯片等,OPPO研發了馬里亞納新,vivo則研發了V1影像芯片,或許不久的未來它們都將研發出手機芯片以替代高通的芯片。
國產手機們的努力固然值得欣慰,但是手機芯片的研發難度很大,華為當年研發手機芯片花了近10年時間,蘋果近期研發基帶芯片再次失敗,都說明了手機芯片的研發很不容易,在自研芯片出來之前,恐怕國產手機都只能繼續承受高通的壓榨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