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全球軟磁鐵氧體行業市場現狀及發展前景預測分析(圖)
關鍵詞: 軟磁鐵氧體
中商情報網訊:我國軟磁鐵氧體的生產起步于20世紀50至60年代。受益于家電產業鏈的帶動,20世紀80至90年代我國軟磁鐵氧體的工業化生產得到高速發展,企業數量不斷增加,產量規模迅速擴大。國外知名磁性材料生產企業亦逐漸加大在我國投資建廠的力度,帶動我國磁性材料生產規模、生產技術和產品性能的提升。
全球磁性材料產量
軟磁鐵氧體材料屬于磁性材料的一種,磁性材料是國民經濟生產過程中重要的基礎性材料,廣泛應用于電子、電力、信息、機械、交通、新能源、醫療衛生、國防軍工等領域,用于存儲和傳輸電能。數據顯示,全球磁性材料產量由2016年的187萬噸增長至2021年的227萬噸,復合年均增長率為4.0%。中商產業研究院預測,2022年全球磁性材料產量將達242萬噸。
數據來源:QYResearch、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發展前景
1.下游應用需求快速增長促進行業發展
與其他軟磁材料相比,軟磁鐵氧體在材料中高頻損耗和技術成熟度具備一定競爭優勢,終端應用場景廣泛,其用途的基礎性和普遍性使其需求增長呈現出較為穩定的特征;同時,近年來伴隨新能源汽車、光伏發電、5G通訊等行業迅速發展,下游電子化場景的增加帶動電子磁性元件需求量的增加,對于磁性材料的性能要求也更高,新興應用場景將成為軟磁鐵氧體未來重要的需求增長點,高性能、高可靠度、高環境適應性的軟磁鐵氧體將迎來更廣闊的增長空間。
2.產業政策支持為行業提供發展機遇
軟體鐵氧體材料作為電子元器件產品產業鏈上游的關鍵電子材料,高性能的軟磁鐵氧體對制造業體系產業升級具備重要的戰略性意義,長期受到國家產業政策的有利支持。國家工信部發布的《基礎電子元器件產業發展行動計劃(2021-2023年)》中明確要在磁性材料等電子元器件上游配套關鍵產業實現技術突破,重點發展高磁導率、低磁損耗的軟磁元件。產業政策的支持將促進電子元器件及電子材料產業規模擴大、技術水平提升,行業內大型企業綜合競爭力的增強。
3.智能制造水平提升促進行業進步
“工業4.0”、“中國制造2025”強調通過現代信息技術促進制造業產業升級,智能制造是制造業發展的長期重要方向。近年來,我國智能制造技術水平不斷提升,智能化、信息化、自動化和工業化進一步融合。針對研發活動、生產制造、內部管控、營銷服務等環節的智能化、信息化和自動化改造,有利于行業內企業提升產品一致性,提高生產效率,降低生產成本,改善生產環境。同時,智能管控體系能夠實現生產過程的數據可視化、設備可視化,積累大量生產原始數據,能夠推動企業對于各項生產環節進行研究和改進,加速新材料、新生產工藝的迭代升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