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勢不太妙:今年10個月國內少生產300億塊芯片,下滑12%
2022-12-05
來源: 互聯網亂侃秀
5087
由于眾所周知的原因,這幾年國內一直在努力實現芯片產業的“獨立自主”,一方面是加快國產供應鏈的成長,讓供應鏈迅速的達到先進水平,從而擺脫對外依賴,避免卡脖子。
另外一方面則是提升芯片產能,盡量讓本土芯片本土制造,按照院士的說法,目前國內晶圓的需求,與產能之間還存在8個中芯的產能。
所以我們看到,國內的晶圓廠們一方面是與供應鏈們一起,努力的提升半導體設備的國產化率,另外一方面則是不斷的擴產,提升產能,滿足國內IC廠商們的需求。
但是從今年的情況來看, 至少在芯片產能這一塊上,不太樂觀,我們應重視當前的數據情況,謹慎樂觀。
如上圖所示,這是國家統計局的數據,按數據顯示,今年1-10月份,國內芯片產量共為2674.9億塊,與去年同期的2975.4億塊相比,少了300億塊,下滑12.3%。
事實上,如果大家看看今年國家統計局的數據,會發現1-10月這10個月,每個月的當期芯片產量,以及累計芯片產量,同比去年都是在減少,沒有一個月增長。也就是說,今年和去年比起來,產量明顯下滑嚴重,產量每個月都是不增反降,這就比較嚴重了。
為什么會這樣?一方面是今年疫情反復,對芯片產量造成了較大的影響,特別是4月份上海疫情影響嚴重,而上海作為國內芯片生產基地,對產能影響非常大。
另外一方面則是今年手機、PC、消費電子產品不好賣,且下半年開始,芯片降價,產能開始過剩,很多IC廠庫存高企,開始砍單,所以導致產量下滑。
還有一個可能性,那就是今年美國對我們的封禁力度增大,這多多少少也會影響到國內芯片的產量。
但不管怎么樣,從這個數據來看,國產芯的形勢還是不太樂觀的,國內產能與需求本來就缺口很大,理應持續增長的,但現在下滑如此嚴重,這已經遠超全球平均下滑水平了,值得我們警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