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43家芯片設計企業,撐起5300億規模,銷售過億企業占17%
前段時間,有些媒體炒作稱,國內的芯片企業在蒙眼狂奔2年后,在今年這個芯片下行周期中,迎來了倒閉潮,稱今年已經減少了幾千家芯片企業。
但近日的一則數據公布出來,卻狠狠的打了這些媒體的臉,那就是國內的芯片企業,依然在持續高增長,欣欣向榮呢。
數據顯示,截止至目前,國內一共有IC設計企業3243家,比去年的2810家多了433家,數量增長了15.4%,而相比前年的2218家,增加了1025家。
而從產業規模來看,2022年全行業銷售預計為5345.7億元,比2021年的4586.9億元增長16.5%,這個數值遠超今年全球的芯片增長水平。
這說明,目前國內的芯片產業,其實一直在健康的持續的發展,不存在什么蒙眼狂奔,然后迎來倒閉潮。
此外,還有另外一個數據,也值得大家看一看,那就是年銷售額過億的企業數量,2022年是566家,占所有企業的比例是17%左右。
而2021年是413家,2020年是289家,這說明什么,說明國內的芯片企業增長也非常迅速,營收過億企業數量也是越來越多,大家的發展很順利。
從上面這三張圖,其實就可以看出來,這幾年中國芯其實是高速發展的,特別是今年,因為疫情等原因,導致全球的半導體市場都表現不佳。但這樣的情況之下,國內芯片設計業居然還取得了16.5%的增長。
之所以會這樣,是因為國內龐大的市場需求,畢竟中國是全球第一大消費市場,同時中國也是全球的電子產品制造中心,對芯片的需求非常大。
過去的這幾年,因為被打壓,所以國內的眾多企業,均是進行了國產替代,在可以使用國內芯片的前提下,盡量使用國內的芯片,減少對外的依賴,所以國內半導體產業,迎來了高速發展的契機。
當然,目前由于美國的打壓,國內在高端芯片上,還是受到了一些影響,特別是制造方面,但我們相信,隨著國內的企業不斷的成長,這些問題都會慢慢解決。
但是,與此同時,這就給了我們集成電路設計企業一個難得的機會,畢竟進口的芯片用不了,國產替代就會成為潮流,相信挺過來,中國半導體產業就會迎來騰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