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全球及中國固件行業市場規模及發展趨勢預測分析(圖)
關鍵詞: 固件
中商情報網訊:BIOS固件是計算設備硬件和系統軟件之間的“橋梁”。BMC系統是服務器設備實現集中管理控制的核心系統,獨立于服務器計算系統之外,實現對服務器設備的帶外管理,由BMC固件和BMC硬件組成。BMC固件運行于BMC硬件之上,在服務器系統產業鏈中屬于核心基礎軟件之一。
PC、服務器等計算設備均需要安裝BIOS固件以調度硬件并引導、啟動操作系統,服務器還需安裝BMC固件完成設備監控和管理等工作。因此,BIOS固件和BMC固件的出貨量和PC、服務器等計算設備的出貨量直接相關。
1.全球PC出貨量
數據顯示,2019年開始,全球PC出貨量出現回升,2020年和2021年全球PC出貨量較前5年有較大增長,2021年全球PC出貨量為3.49億臺,創近10年新高,預計2023年全球PC出貨量將達4.02億臺。
數據來源:IDC、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2.全球服務器出貨量
近年來,全球服務器出貨量呈現盤旋上升的趨勢,2021年受益于全球經濟的快速復蘇,隨著對數據中心基礎設施的投資持續上漲,全球服務器出貨量達1353.9萬臺,預計2023年全球服務器出貨量將達1469.44萬臺。
數據來源:IDC、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3.中國PC出貨量
隨著面板、IC等供應情況的逐漸好轉,我國PC出貨量呈上漲趨勢,數據顯示,我國PC出貨量由2019年的4830萬臺增長至2021年的5720萬臺,復合年均增長率達,預計2023年我國PC出貨量將達6430萬臺。
數據來源:IDC、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未來發展趨勢
1.國家政策法規將持續推動固件市場發展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指出:展望2035年,我國科技實力將大幅躍升,關鍵核心技術實現重大突破,進入創新型國家前列。在國家政策的培育下,國產基礎軟硬件的景氣度持續上行,產業鏈的相關需求有望持續釋放。目前,國產固件市場主要集中在黨政領域和關鍵行業市場。在國產計算設備領域,經過多年的技術積累,搭載龍芯、飛騰、申威、海光、兆芯、鯤鵬等國產處理器的計算設備陸續量產出貨,使用國產BIOS、BMC固件產品的計算設備不斷增加。
2.國產處理器計算設備產業的發展推動國產固件的需求增長
隨著國產處理器性能的不斷提高和軟件生態的不斷完善,國內黨政領域及關鍵行業的關鍵信息基礎設施正在加大自主化推進力度,亦給與處理器密不可分的固件產品帶來需求的增長。對信息安全、供應鏈安全要求相對較高的領域,是國產處理器和國產固件的優勢市場,伴隨著未來信息化的加速,PC、服務器、嵌入式設備對國產固件的需求量均將持續增加。
3.信息技術產業創新發展對設備管控和安全管理的新需求,推動固件應用市場的增長
隨著國家“自主、安全、可控”的信息安全戰略不斷深入實施落地,我國已出臺網絡與數據安全的法律、行政法規、部門規章、規范性文件已達兩百余部,覆蓋了網絡安全等級保護、關鍵信息基礎設施安全保護、數據安全管理等領域,執法力度逐步加強。可以看出,國家在法律法規方面,針對設備管控和安全管理提出了更高要求。
同時,隨著信息技術產業創新發展的深入推進,國產計算設備開始在政務、金融、教育、能源等行業開始大規模部署和應用,在業務信息系統中的處理器和操作系統組合多樣,出現了“生態碎片”的問題,使普通管理應用系統的全平臺支持需要適配多種平臺組合,導致了異構處理器設備統一運維管理難度加大、信息系統安全合規要求提升、應急處置機制及服務響應時間加快、行業軟件適配工作量加大等更多元復雜的技術難題,亟需滿足跨平臺、全方位、全天候的安全防護能力要求。依靠固件技術的加持,通過基于固件應用的方案,可以較好的解決這些新問題,這位固件應用的發展帶來了廣闊的空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