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產RISC-V芯片,還威脅不到X86,但替代ARM真有戲
2019年時,倪光南院士大膽預言,說未來中國能夠憑借RISC-V架構,與ARM、X86這兩大架構三分天下。
倪院士之所以這么說,因為RISC-V架構是免費開源的,所以不會有卡脖子的顧忌,中國廠商可以大膽使用,同時RISC-V非常火爆,眾多巨頭投身其中,前景無限。
當然,從現在RISC-V的發展趨勢來看,似乎還真有一點這個味道,因為RISC-V芯片確實是全面開花,中國芯片廠商,已經完整的研發出了基于RISC-V架構的各種各樣的芯片,有用于低功耗的AlOT的,有用于高性能計算的,有用于AI的,有用于服務器的,有用于CPU等等的。
很多人表示,接下來國產RISC-V芯片,要替代X86芯片了,要替代ARM芯片了等。
當然,希望是美好的,但在我看來,RISC-V芯片要替代X86芯片是不太現實的,而替代ARM芯片,相對更容易一點,確實有戲。
X86芯片的基本面是PC領域,同時X86壟斷PC領域的根源還是wintel聯盟,X86芯片與windows系統,構成了一個龐大的生態,這里涉及到了眾多的軟、硬件廠商,這個聯盟,是不可能短時間內打破的,所以RISC-V在沒打算wintel聯盟前,不可能替代X86。
而ARM方面好一些,因為RISC-V與ARM均屬簡單指令集,且目前像安卓也表示要支持RISC-V芯片了,所以生態問題相對好解決一點。
但是RISC-V目前能夠替代ARM芯片的,也并不是ARM最重要的手機Soc領域,因為目前RISC-V在性能上,還達不到ARM程度。
說實話,其實像物聯網、5G通信、工控、智能汽車這些新的應用領域,才是RISC-V的希望,這些領域不依賴生態,對性能要求相對也低一點,對功耗要求反而更高一點,這才是RISC-V擅長的事情。
當然,從長遠來看,由于RISC-V架構有完全開放、架構免費、應用成本低、精簡靈活的特性,再加上近年來美國對華科技步步封鎖,中國廠商肯定會鉚足勁發展RISC-V芯片。
再考慮到Arm只是Arm一家在單打獨斗,而RISC-V由國際國內的多家IP公司,加上百花齊放的芯片公司、產品公司和系統公司一起來演進RISC-V架構的生態發展。
所以在未來,RISC-V的希望還是相當大的,替代ARM非常有戲,替代X86雖然難,但也不是沒有希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