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artner預測芯片市場:汽車繼續吃肉,其他的都喝不飽
2023年2月20日,知名咨詢企業Gartner Japan舉行了新聞發布會,該公司高級總監兼分析師Masatsune Yamachi詳細介紹了其對2022年半導體市場的分析和對2023年的展望。
01
2022年首次突破6000億美元
根據Gartner的數據,半導體市場在2020年之前達到4000億美元的峰值,在2021年快速增長,并迅速超過5000億美元。而在2022年,盡管同比增長只有1.1%,但首次突破6000億美元大關。
從終端市場來看半導體市場,在汽車、有線網絡、消費、工業板塊增長的同時,計算機領域同比下降8.4%,以智能手機為中心的無線領域同比下降3.8%,存儲領域也因PC、服務器、智能手機等主要市場低迷的影響而舉步維艱,同比下降8.4%,存儲領域也因SSD價格下跌的影響而苦苦掙扎。
Yamachi解釋說:"使用大量內存的領域,無論是DRAM還是NAND閃存,都有所下降"。另一方面,他還強調,"汽車和工業等不怎么使用內存的領域有相當大的增長",其中汽車、有線網絡和工業領域都有兩位數的大幅增長。
2022 年半導體市場(按終端市場) 來源:Gartner Japan
02
市場低迷
在供應商排名中也很明顯
從2022年各廠商的半導體銷售額排名來看,排名第一和第二的三星電子和英特爾同比分別出現了10.4%和19.5%的大幅下滑,顯示了內存銷售下滑的影響。
除了PC市場低迷外,英特爾的表現不佳還受到今年排名第十的蘋果公司正在增加自有半導體比例的影響,包括在PC中采用自己的處理器。
另一方面,在智能手機市場整體舉步維艱的同時,高通公司卻增加了訂單,尤其是高端產品的訂單,同比增長了28.3%。據說這是因為三星建議用高通驍龍處理器取代三星自己的處理器。
博通公司同比增長了26.7%,原因是在線會議和流媒體服務的普及帶動了對電信基礎設施的強勁投資,AMD實現了42.9%的同比增長,這得益于強勁的游戲銷售和對Xilinx的收購。
2022年按供應商劃分的10大半導體銷售額 來源:Gartner Japan
排名前10名中沒有日本公司。瑞薩電子以第16位領先其他日本公司,其次是鎧俠(第17位)和索尼(第18位)。
03
中國半導體需求持續下滑
受中美貿易摩擦影響較大
在2022年電子制造商的十大半導體消費趨勢中,只有兩家公司增加了消費:三星和索尼。索尼的增長率是最高的,增長了16.5%,因為全球對PlayStation 5的需求仍在繼續。由于三星在中國的智能手機銷售比例較低,而且其生產基地在越南,因此受疫情影響比競爭對手小,三星可折疊智能手機銷售表現良好,同比增長2.2%。
從各地區的半導體需求趨勢來看,中國的需求在2019年前后持續高速增長,并將需求擴大到全球需求的四分之一左右,但在2020年放緩,同比增長0.2個百分點。從那以后,它持續下降并處于低迷。
Yamachi解釋說,其背景是 "美國和中國之間的貿易摩擦正在產生重大影響"。他說,過去幾年,中國電子制造商的半導體消費一直低迷,華為在半導體消費排名中從2020年的第三位下降到2021年和2022年的第七位。
2022年按電子制造商劃分的十大半導體消費者 來源:Gartner Japan
其他趨勢包括日本和歐洲的市場份額增加,這是由于許多公司所在的行業,如汽車和工業機械的半導體消費正在穩步增長,而消費應用卻不景氣。
04
2023年
汽車半導體有兩位數增長
該公司還預測,2023年半導體市場將再次萎縮至5000億美元水平,同比下降6.5%至5627億美元。Yamachi下調了公司于2022年11月宣布的同比下降3.6%的預測,并解釋了下調的原因:"在2022年底,人們感覺經濟變得更加困難。我們認為,宏觀經濟前景可能會大大增加難度"。他補充說,這一前景是截至2022年12月底的情況。
2023年半導體市場預測(橙色)與 2022 年相比(藍色) 來源:Gartner Japan
從終端市場的預測來看,以智能手機為中心的無線、計算機和消費行業預計將全面同比下降。Yamachi說:“我們預計2023年內存銷售額將下降近20%,這將對內存使用領域產生特別重大的影響。此外,有線網絡和工業設備行業預計也將幾乎持平?!?/span>
另一方面,汽車領域預計將保持增長,同比增長12.6%。這是由于半導體短缺,汽車制造商和Tier 1企業提前一年以上在不可取消的條件下向半導體制造商預訂,“汽車半導體制造商即使在未來一年左右保持沉默,也有望增加銷售額,”Yamachi說。
然而,Yamachi表示:“我們預計這種積壓不會在2023年累積,大家將避免下新訂單,以便各個市場在2023年全年進行調整??梢哉f,終端們已經開始退縮了,即使是一級制造商也處于庫存翻倍的境地。2023年全年將有大量的訂單儲備。
因此,預計2024年整個半導體市場會很活躍,但市場調整預計會發生在汽車領域。
05
過高的庫存
是“新常態下的適當水平”
在新冠之前,半導體貿易公司的庫存一直在反復小幅增加和減少,庫存天數在50天左右,庫存周轉率在7.5左右。但在2020年第四季度,當半導體短缺變得更加嚴重時,庫存天數達到40天左右,庫存周轉率為9.5。但是,此后在半導體短缺的呼聲中,庫存天數卻繼續持續小幅增加,庫存量自2022年初以來已明顯恢復。目前,庫存天數約為60天,庫存周轉率為6,Gartner稱"達到了過去被認為是過剩庫存的水平"。
半導體貿易公司庫存狀況 來源:Gartner Japan
然而,Yamachi表示,目前的水平 "被認為是新常態下的一個適當的水平"。作為背景,他解釋道:"在世界范圍內,過去直接從半導體制造商那里購買的公司越來越多地轉變為通過貿易公司購買,特別是針對細分市場的電子設備制造商和小型電子設備制造商。
06
日本電子產業面臨的挑戰
Yamachi還談到了日本電子行業所面臨的挑戰。從2021-2026年電子制造商采購半導體的年均復合增長率(CAGR)來看,日本在所有終端市場的CAGR都低于全球。特別是在計算機方面,全球的CAGR增長1.3%,而日本有超過5%的顯著負增長。
2021-2026年電子制造商購買半導體的年均復合增長率,按終端市場繪制。 藍色是全球復合年增長率,橙色是日本復合年增長率 來源:Gartner Japan
Yamachi表示:“總之,在國內半導體消費/需求沒有增長的情況下,半導體制造商正在苦戰。這并不能直接說明海外銷售比率增加了,而是因為日本的銷售比率在下降,所以海外的比率似乎在上升。
有時,由于對海外半導體制造商的收購以及與這些收購一起獲得的海外客戶,銷售比率正在增加。不過大部分情況下,海外銷售比率增加是因為日本國內客戶的數量減少,而不是因為開發了海外市場。”
他補充說:"日本并不是因為缺乏先進半導體的設備而停滯不前,也不是因為無力供應而停滯不前,我認為,國內需求的不景氣是導致日本半導體行業本身下沉的主要原因"。日本電子產業的復興,最重要的是“創造一個在日本有使用半導體的客戶的局面,比起制造半導體,不如讓更多的公司使用他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