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動打破平衡?Arm加入芯片制造戰局
據《金融時報》 報道,知情人士透露,軟銀集團旗下Arm將與制造伙伴合作生產自家的芯片,以吸引新客戶。并在預計 2023 年年底前完成股票公開上市后,能進一步帶動公司營運的成長。
業界周知,Arm目前是全球最大的芯片IP供應商,提供全球90%以上的移動芯片使用的架構。Arm通過與這些公司達成預先授權協議,然后對使用其技術銷售的每個芯片收取專利使用費來獲益。這一盈利模式除了不會與任何客戶直接競爭,還讓 Arm 確保其在半導體產業的中立地位。
然而,Arm如今的舉動無疑是主動宣布加入芯片制造戰局,這也意味著原有的“平衡”將會被打破。
報道引用知情人士的說法稱,這款芯片將是 Arm 有史以來首次在先進芯片生產上的嘗試,目標是用于行動設備、筆電等電子產品上。現階段,Arm已成立一個新的“解決方案工程”團隊,負責領導新的原型芯片開發。該部門由2月加入Arm管理層的芯片行業資深人士Kevork Kechichian領導,他曾在芯片制造商恩智浦半導體和高通任職。
報道指出,Arm之所以有這樣的舉動,與其母公司軟銀決定讓該公司上市有很大關系。軟銀于2016年以320億美元的價格收購了Arm。之后將Arm賣給GPU 大廠英偉達卻以失敗告終后,計劃讓Arm在2023 年年底前在美股納斯達克上市。因此,為了提高Arm的獲利能力和市場吸引力,軟銀推動Arm改變了一些商業模式和定價策略,也增加了對研發和創新的投入。
然而,Arm 的芯片生產計劃也引發了一些擔憂,即如果它制造出足夠好的芯片,它可能會在未來尋求出售產品,從而成為其客戶(如聯發科或高通)的競爭對手。
也有消息人士堅持認為,該公司沒有計劃出售或授權上述產品,只是在開發原型,暫時沒有商業化的意圖。
但無論如何,這都表明了 Arm 在半導體領域的野心和決心,也為其即將到來的上市增添了更多的看點和話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