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湖北省新型儲能產業現狀及布局分析(鋰電、鈉電、氫能)
關鍵詞: 新型儲能
中商情報網訊:推動新型儲能發展,是構建清潔低碳安全高效能源體系的重要內容之一。2022年初,國家發改委、國家能源局聯合印發《“十四五”新型儲能發展實施方案》,提出到2025年,新型儲能由商業化初期步入規模化發展階段。“十四五”期間,湖北省新型儲能將達到200萬千瓦。
一、湖北省新型儲能總體情況
政策鼓勵多樣新型儲能技術
在湖北省政策規劃中,均有鼓勵新型儲能技術路線“百花齊放”。2022年10月,《湖北省應對氣候變化“十四五”規劃》指出,推動新型儲能技術裝備示范應用,積極研制成套電池裝備,支持全釩液流電池儲能裝備產業化發展和應用示范。加快發展壓縮空氣儲能、飛輪儲能等物理儲能設施和鋰電池、鉛蓄電池、超級電容等化學儲能設施。湖北新型儲能相關政策:
資料來源: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湖北新型儲能發展成效顯著
2022年,湖北在儲能領域步入快車道,在鋰離子電池、壓縮空氣等儲能領域不斷進行產業拓展,新型儲能新增裝機規模53萬千瓦,位居全國第三。未來三年內,新型儲能裝機規模將達200萬千瓦。新型儲能產業的發展將促進湖北多場景儲能應用。
二、湖北省鋰離子電池發展現狀及產業布局
1.鋰離子電池重點企業
湖北大力推動新能源產業發展,為鋰電池產業發展提供機遇,國內動力電池頭部企業紛紛搶灘湖北布局重磅項目。湖北正在成為國內新能源動力電池產業的集聚區。
資料來源: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2.鋰離子電池生產基地分布
近年來,湖北新能源汽車產業蓬勃發展。湖北省統計局數據顯示,2022年,湖北省新能源汽車產量29.3萬輛,同比增長98%,這為鋰電池項目在湖北落地創造前提條件。國內裝車量排名前列的比亞迪、中創新航等頭部企業,均在湖北有重要布局。
據不完全統計,湖北省鋰離子儲能電池生產基地18個,其中,武漢8個,荊門3個,襄陽、宜昌各2個,黃岡、十堰、孝感各1個。
資料來源: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資料來源: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三、湖北省鈉離子電池生產基地分布
據不完全統計,湖北省鈉離子電池生產基地6個,其中,宜昌、隨州、黃岡、荊門、武漢、黃石各1個。
資料來源: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資料來源: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四、湖北省氫能發展現狀與布局
1.氫能重點企業
湖北省依托東風汽車、雄眾氫能、理工氫電、國電投武漢綠動、中船712所等重點企業和配套企業,加快在電堆、膜電極、雙極板、質子交換膜、催化劑、碳紙、空氣壓縮機、氫氣循環系統等燃料電池關鍵零部件以及制氫、加氫、儲運設備等關鍵節點布局,推動形成產業集群,培育掌握全產業鏈和關鍵核心技術、輻射帶動作用強、具有國內國際競爭力的龍頭企業。
資料來源: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2.氫能生產基地分布
湖北支持氫能產業投資,重點發展燃料電池汽車產業,積極發展氫燃料電池船舶,創新發展氫燃料電池發電和供熱裝備。支持以武漢市經開區、宜昌市高新區等為重點,打造氫能產業園區。
據不完全統計,湖北省氫能生產基地5個,其中,武漢2個,十堰、黃石、天門各1個。
資料來源: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資料來源: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五、湖北新型儲能將實現健康發展
在政策的支持下,湖北省新型儲能產業將持續健康發展。具體規劃如下:
1.加快重點領域科技攻關
推動新型儲能技術裝備創新和示范應用,積極研制成套電池裝備,支持全釩液流電池儲能裝備產業化發展和應用示范。開展壓縮空氣儲能、飛輪儲能等機械儲能和其它化學儲能技術攻關。支持智能電動汽車充電樁、充電站等技術裝備發展。
2.推進儲能及智慧能源建設
推動儲能技術應用,推進一批風光水火儲一體化、源網荷儲一體化項目,建設一批集中儲能電站,新型儲能裝機規模達到200萬千瓦。積極發展智慧能源、數字能源,提高電網與發電側、需求側交互響應能力,推動電網、燃氣網、熱力網與交通網的柔性互動和配合調控。發展能源互聯網和智慧用能新模式,建設新能源數字化運營系統、綠色數據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