似妥協又未妥協!雖換成USB-C接口,但蘋果卻在充電線上做“文章”
據外媒報道,在當地時間9月12日,也就是北京時間13日凌晨1點開始的秋季新品發布會上,除了推出采用USB-C接口的iPhone 15系列智能手機,蘋果還將推出USB-C接口充電盒的AirPods。
而外媒最新的報道顯示,長期關注蘋果的一名資深記者透露,蘋果將在9月13日凌晨推出的采用USB-C接口充電盒的AirPods,將是AirPods Pro,也就是售價最高的那一款。
不過,外媒在報道中也提到,預計蘋果將在9月13日凌晨推出的這一款AirPods Pro,除了升級USB-C接口充電盒,不會有其他的硬件升級,新的功能將來自操作系統更新。
同iPhone放棄采用了多年的閃電接口,全面轉向USB-C接口一樣,AirPods也被認為最終將全面轉向USB-C接口充電盒,即將推出的AirPods Pro將會是首款。
值得注意的是,若蘋果在今年的秋季新品發布會上推出新一代的AirPods Pro,就意味著他們這一產品的更新頻率,較前兩代將會更快。蘋果首款AirPods Pro在2019年的10月份推出,第二代則是在去年的秋季新品發布會上推出,即將推出的是第三代。
iPhone 15全系列標配USB-C接口
今年即將發布的iPhone 15系列將是近幾年來變化最大的一次迭代,除了A17芯片、攝像以及內存等配置的大力升級外,外觀方面也有著較明顯的變化,包括采用固體按鍵、更換USB-C接口等一系列重磅更新。
據外媒MacRumors報道,iPhone 15系列將全系標配USB-C接口,并不會在此方面差異化。
安卓陣營一早便完成了接口的更替,蘋果此次更換接口是很多人愿意看到的結果,但更換USB-C接口并不意味著完全兼容安卓,蘋果大概率將在iPhone 15系列中引入MFI加密認證。
在加密認證程序限制下,非認證的數據線基本上是無法提供傳輸數據功能的,為設備充電時也可能會出現非原裝提示從而無法使用,只有通過MFI認證的配件才能發揮出原有的性能。
按照歐盟統一充電協議的要求,蘋果并不會限制不同型號設備間的充電速率,但蘋果并不會因此而無計可施。為了能夠更容易區分標準機型與高端機型,不同型號的iPhone數據傳輸速度也將有所不同。
設備的傳輸速度與USB規格協議掛鉤,有爆料稱,標準版iPhone 15的USB-C接口的傳輸速度將與過去Lightning接口一致,傳輸速率只有480Mbps,而Pro版本在更換接口后至少會支持USB 3.2,甚至有望采用Thunderbolt 3技術,傳輸速率最高可達40Gbps。
一經對比,高下立見。標準機型與高端機型的傳輸速率差異明顯,不過如今采用數據線傳輸文件的適用群體相對較少,一些需要快速傳輸大文件的相關工作者也很可能愿意為此買單。
當然,蘋果對數據傳輸速率的限制還無法敲定,或許標準機型并不像爆料中的那樣也說不準。但可以確定的是,機型之間的差異是肯定存在的,至于相差多少還得看蘋果最終的決策。
Type-C接口都一樣,傳輸速度卻不一樣
需要注意的是,USB Type-C接口的特殊功能,還必須搭配專屬的數據線才能實現。
簡單來說,USB Type-C數據線要想達到USB3.0或更高的傳輸速度、5A的充電電流或視頻傳輸能力(任意一個),就必須搭配E-Marker芯片。
E-Marker的全稱為“Electronically Marked Cable”,我們可以將其理解為USB Type-C線纜的電子身份標簽,通過這顆芯片可以讀取該線纜的各種屬性,包括電源傳輸能力、數據傳輸能力、視頻傳輸能力和ID等信息?;诖?,輸出端(如充電頭、筆記本)才能根據輸出端連接的設備(如手機或顯示器)調整匹配的電壓/電流或音視頻信號。
因為電力、數據和音視頻傳輸最終還需落實到線纜內的數據和電力線芯上,而后者的用料將直接決定各類信號的傳輸質量。
比如,真正講究的線纜都需要在內部加入鋼套和硬封膠進行保護絕緣,線身內套上金屬屏蔽網和屏蔽鋁箔防止信號干擾,通過填充鐵氟龍絕緣體、凱夫拉線、抗拉線和棉線來增加線纜的柔韌度等等。越高檔的線纜直徑越粗,但通過上述手段優化后,可顯著提升其耐彎折的能力,有效抵抗日常磨損。
而一些不講究的線纜,要么特別細,摸起來就感覺質量極差,要么就特別硬,彎曲收納時都怕將其折斷。
我們不妨以某知名數據線品牌為例,看看它對旗下不同規格USB Type-C線纜的內部用料說明。以支持5A和USB2.0數據傳輸的線纜為例,其內部只需4組線芯,并使用普通的加粗鍍錫銅芯即可。
對于支持5A、10Gbps數據傳輸和音視頻輸出的線纜,就需要采用10根鍍錫銅芯和8根鍍銀銅芯設計了。如果是支持40Gbps的雷電線,還需要對鍍銀銅芯進行加粗。
支持音視頻輸出的線纜,為了保證信號的穩定大都還需采用同軸電纜結構,每根線都包括獨立的絕緣保護套層、外導體屏蔽層、絕緣層和內導體等。
但是,當信號在同軸電纜內傳輸時,其受到的衰減與傳輸距離和信號本身的頻率有關。對于高頻信號,傳輸距離越遠,信號衰減越大。因此,最高端的雷電線長度普遍不超過0.5米,超過0.5米需要搭配額外的芯片對信號進行放大,成本極高。
一般0.5米的雷電線售價多在250元以內,而2米長度的售價就需要600元左右了,而且后者在連接非雷電協議的存儲外設時,只能以USB2.0的速度進行數據傳輸。
換句話說,USB Type-C數據線承載的速度、電流和功能越多,搭配的E-Marker芯片、內部銅線的成本就越高,比如雷電專屬的數據線就鮮有低于250元的(還是50cm長度)。作為對比,最普通的數據傳+充電數據線的價格只需10元。
此外還有一點需要注意,USB PD充電器的接口都是USB Type-C,所以需要搭配雙C頭的充電線使用。當然,iPhone用戶則可以使用USB Type-C+Lightning數據線進行PD快充。
小米曾對USB-A型接口進行過魔改,通過兩側電流觸點加寬處理,正前方中間加入USB PD協議相互通訊的CC觸點,搭配原裝特殊USB-A to USB-C線材,可以為USB PD設備提供PD快速充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