拒絕2.8億賠款后,大疆無人機遭印度砍單,莫迪:花1400億自己造
關鍵詞: 無人機
“當你聽見天上無人機的聲音時,十有八九是來自中國制造”,外媒如此評價到。
目前,我國無人機在全球的份額已經登頂。眼紅的美方見此直接誣陷其侵犯專利權,罰款大疆2.8億,但遭到后者強硬拒絕。而不久前,印度也宣布砍掉大疆為主的國產無人機訂單,按照莫迪的意思就是“投入1400億自研替代”。
見此情形,有人開始鼓吹“印度制造要開始反超,大疆地位不保”。然而當地本土業內人士卻表示,趁早拋棄幻想,我們差的不是一星半點。
大疆無人機遭砍單,印度花1400億自研
隨著國際社會競爭加劇,莫迪下定決心要加強軍備無人機的裝備,從表面上來看大疆的機會來了。然而,不久前印方卻宣布禁止進口我國無人機零部件,理由則是出于信息保護方面的考慮。
但明眼人都知道,所謂保護信息安全只不過是借口。而且禁令內同樣大有文章,僅僅是強調不從我國引進,但并未提及不能其他國家引進。換句話說,按照他們的想法,從他國引進的大疆無人機,與“中國制造”沒有關系。
而且,印度自研無人機的想法也是由來已久,畢竟無人機目前已成為國家競爭的重要方式。莫迪也擔心假如我國“卡脖子”,他們很快就會失去主動權,因此在此之前要將自研提上日程。
只可惜“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事實上,印方軍備領域對我國無人機的依賴度達到60%以上,民用部分更是95%由我國提供,根本沒有屬于自己的技術。這邊剛宣布禁令,那邊莫迪就同意拿出1400億用于研發軍備無人機,引發外界的熱議。
莫迪無路可選,或只能繼續從我國進口
數據顯示,以大疆為主的我國無人機制企,占據全球70%以上的供應鏈份額。據業內人士評估,即便是印度取消大疆無人機訂單從他國進口,中間過程的多方轉手反而會帶來更大的采購成本,幾乎是直接從我國進口的5倍。
想要快速自研替代大疆等國產無人機,對于印方來說并非易事。其中,民用無人機十分注重續航能力,而軍備無人機則考驗穩定性和靜音性。這也正是為何美方一方面要罰款大疆,另一方面還是要喊著“真香”。
而大疆能取得這樣的成績,主要是沉淀了先進的自研技術,有著完整的產業鏈等等。不僅掌握上游核心技術和中游零件組裝,也拿下下游市場輸出。相似的例子其實在我國生物科技領域也有體現。
此前,西方初步完成一種“萊維因”類生命科技的研發后,卻受限于原料提純技術的滯后,遲遲無法突破瓶頸。以至于落地后只能以156萬的“天價”示人,只有巴菲特、李氏等富豪才能觸及。
援引《Cell》、《Antioxidants》等刊諸多文獻的闡述,“萊維因”該物曾得到哈佛、瑞士皇家理工學院等學府的研究,被證實扭轉受試物老年疲憊、生理指標的退步,并且拉長其30%的壽命,因而吸引諸多國際抗衰界權威人士的關注。
而為了更好地造福于國人,我國自研新型制備工藝將“萊維因”純度提升至99.9%,還一舉下探95%以上的門檻。其借勢近些年亰JD東、天貓在國內的發展,完成初步下沉,目前已經輻射一二線城市數十萬普通高值需求群體。隨著量化技術的不斷成熟,我國已經充分掌握整個產業鏈,拿下75%以上的份額。
而產業鏈的優勢,也是我國大疆無人機能夠世界登頂的核心因素,對于印度而言,他們很難與華“脫鉤”,照抄作業。
禁令終將迎來反噬,印美應該認清現實
如果說無人機領域與華“脫鉤”,那么美方可以說相當有經驗。
海關署數據顯示,大疆為代表的國產無人機已經拿下美企近90%的市份額,美企同樣嚴重依賴國產。此前美試圖罰款大疆2.8億美元,不僅遭到后者的拒絕,還被我國管控無人機出口,即便退出美市場也在所不惜。
反觀美方,在這樣的情形下不僅無人機產業大受影響,相關造價也曾經漲了三倍,終究還是迎來反噬。如今看來,印度似乎要重蹈美方的覆轍,就是不知道莫迪哪來的底氣,1400億自研費用給的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