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上海市未來產業全景圖譜(附產業空間布局、產業發展現狀、發展規劃等)
關鍵詞: 未來產業
中商情報網訊:未來產業也稱先導產業,是指在經濟體系中具有重要戰略地位,能帶動其他產業發展,對國民經濟未來發展起引導作用,代表技術發展和產業升級方向的產業。“十四五”期間,上海謀劃布局一批面向未來的先導產業,包括光子芯片與器件、基因與細胞技術、類腦智能、新型海洋經濟、氫能與儲能、第六代移動通信。
資料來源:中商產業研究院
未來產業布局
從未來產業布局來看,浦東新區優勢明顯,第六代移動通信、新型海洋技術、基因與細胞技術、氫能與儲能等產業均有布局。光子芯片與器件產業主要分布在楊浦區、閔行區、嘉定區。類腦智能產業在楊浦區和長寧區有布局。具體如下:
資料來源:中商產業研究院
未來產業發展現狀
1.光子芯片與器件
國家級硅光實驗室落地上海,將推進上海硅光子芯片產業規模化發展。為解決硅光子芯片的設計和加工中的非標問題、推進硅光子芯片產業的規模化和標準化,“國家集成電路創新中心-賽麗科技硅光聯合實驗室”正式在上海張江揭牌,標志著賽麗科技邁入了硅光芯片量產的重要一步。同時,長電科技已經關注硅光封裝技術。
2.基因與細胞技術
張江一直在加速構建張江細胞與基因產業園,積極推進企業相關產品產業化。截至2023年9月,在全國已批準的細胞基因藥物臨床試驗項目中,來自張江的項目占比全國四分之一。
3.類腦智能
上海是我國腦科學研究領域科研實力最強、綜合優勢最明顯的地區之一。復旦大學牽頭,與中科院微系統所等單位共同啟動腦與類腦領域第一個市級科技重大專項實現了國際上首個200億脈沖神經網絡的全腦計算模擬。
4.新型海洋經濟
目前,上海已經位列全球現代海洋城市第一發展梯隊,也是內地唯一一個入選第一梯隊的城市。作為世界經濟與貿易的中心城市,上海吸引了各地的科技、資本和人才,主導全球海洋要素集聚。
5.氫能與儲能
上海已初步掌握氫能制取、儲運、加注、燃料電池系統集成等重要技術和生產工藝,已建成14座加氫站,初步構建了純氫、油氫合建等多模式供氫網絡,為氫能的應用推廣奠定基礎。到2025年,上海計劃建設各類加氫站70座左右。
6.第六代移動通信
上海在5G基站建設方面處于領先水平,同時還在超前布局6G。在5G方面,上海已建成8.8萬個5G基站,5G基站占移動電話基站比重(37.2%)、5G基站建設密度(13.8個/平方公里)均位居全國第一。在6G方面,上海將率先打造地面外場技術試驗環境和寬帶衛星通信與感知驗證系統,為未來6G設備和衛星設備入網認證提供實驗和測試條件。
未來產業集群分布
上海市立足產業基礎和生態優勢,全力建設具有世界影響力的未來產業創新高地,打造未來健康產業集群、未來智能產業集群、未來能源產業集群、未來空間產業集群、未來材料產業集群,具體空間規劃布局如下:
資料來源:中商產業研究院
未來產業核心承載區
目前,上海已經發布三批53個特色產業園區,主要聚焦領域涵蓋集成電路、生物醫藥、人工智能、航空航天、新材料、智能制造、新興融合、數字經濟、綠色低碳、智能終端、時尚消費、重點領域補鏈強鏈等,是上海未來產業的核心承載區。
資料來源:中商產業研究院
未來產業發展規劃
1.光子芯片與器件
重點突破硅光子、光通訊器件、光子芯片等新一代光子器件的研發與應用。力爭實現新一代光子器件在數據中心、超級計算機、汽車自動駕駛、家用機器人、電信設備以及國防裝備等領域產業鏈的顛覆性革新。
2.基因與細胞技術
推動基因編輯、拼裝、重組等技術發展,構建可生產藥物、化學品、天然產物、生物能源的細胞工廠,推動合成生物學技術工業應用。深化體細胞重編程、人工組織器官構建等技術研發,推動干細胞修復病理損傷、組織器官再生等細胞技術臨床應用。
3.類腦智能
提升腦科學基礎研究在類腦智能產業的支撐能級,重點突破腦機融合技術與類腦芯片技術的研發與應用。實現腦機融合技術在難治性抑郁癥、帕金森病、腦卒中等重大腦功能疾病診斷、治療、康復的臨床應用。研發基于憶阻器等顛覆性技術的類腦及神經擬態芯片,實現新一代人工智能技術和新型信息產業的革新。
4.新型海洋經濟
重點發展深海資源勘探開發、水下機器人、深潛器、海水淡化等深遠海裝備技術研發和應用。加大對海洋風能發電、海洋能發電機組等研發制造,推進海洋可再生能源利用。大力發展海洋信息服務,探索建立海洋大數據開放平臺,拓展海洋信息數據增值服務。
5.氫能與儲能
聚焦氫能產業鏈核心技術和關鍵環節,加強工業制氫提純、電解氫等技術的研發應用,著力降低制氫成本、增強氫能供應能力;加強儲氫、運氫相關技術、材料和設備研究,力爭形成小規模示范應用;提高燃料電池核心基礎材料和核心部件自主研發能力;適度超前布局,加快推進加氫站規劃和建設。
6.第六代移動通信
重點突破新一代信道編碼及調制技術、新一代天線與射頻技術、太赫茲無線通信技術與系統、空天海地一體化通信技術、軟件與開源網絡關鍵技術、基于人工智能的無線通信技術、動態頻譜共享技術等第六代通信(6G)關鍵技術。深度參與國家6G技術專項,積極參與6G標準化競爭,在芯片、測試設備、移動終端等領域保持先發優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