芯片“難產”消費電子需求激增:2021年中國芯片市場現狀及發展趨勢預測分析
中商情報網訊: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許多加工廠都沒法如期正常開工,不少地區居家辦公、在線培訓。汽車實用度下降,車規級芯片的訂單轉移給消費電子,消費類電子產品需求猛增。加上5G及智能汽車的推廣及應用,芯片需求量成倍增長。數據顯示,2021年第一季度中國筆記本電腦市場出貨均價環比上漲6.1%,筆記本電腦掀起漲價潮。消費電子的漲價,很大程度源自于上游零部件的價格提升。據不完全統計,2021年二季度以來,已有超30家半導體公司發布“調價函”,漲價幅度在10%-30%之間。
一、芯片短缺的影響
1.汽車產量下降
隨著車規級芯片產量的減少,汽車行業產出受阻,產量明顯下降。數據顯示,2020年,乘用車產銷分別完成1999.4萬輛和2017.8萬輛,同比分別下降6.5%和6%。2021年1-4月,乘用車產銷分別完成666.8萬輛和679.1萬輛,同比分別增長55.3%和53.1%。
數據來源:中商產業研究院數據庫
2.電子產品價格上漲
近年來,電子科技消費級應用領域的不斷發展以及世界范圍內人口消費水平不斷提高,消費電子市場終端產品領域在市場容量和品類廣度上不斷發展延伸。隨著居家辦公及網課時代的到來,電子產品需求加大,電子產品價格有所上漲。數據顯示,2020年1-12月,我國規模以上電子信息制造業實現主營業務收入120992.1億元,同比增長8.3%。中商產業研究院預測,2021年我國電子制造業市場規模將達到133112億元。
數據來源:電子信息行業聯合會、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三、中國芯片市場現狀
1.集成電路市場規模將突破千億元
2020年,在國家政策扶持帶動下,我國集成電路行業呈現快速增長的勢頭,據中國半導體行業測算,2020年我國集成電路銷售收入達到8848億元,平均增長率達到20%,為同期全球產業增速的3倍。中商產業研究院預測,2021年我國集成電路市場規模將突破1000億元。
數據來源:中國半導體行業協會、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2.1-4月集成電路持續發力,產量增長5成
近年來,我國芯片技術不斷提升,集成電路產業快速發展。芯片是指封裝后的集成電路,是信息產業的核心之一。數據顯示,2020年中國集成電路產量達2612.6億塊,同比增長16.2%;2021年1-4月我國集成電路產量達1103.7億塊,同比增長51.7%。
數據來源:中商產業研究院數據庫
3.芯片企業數量不斷攀升,深圳位居首位
我國芯片設計行業保持活躍,相關企業數量不斷攀升。企查查數據顯示,目前我國共有芯片相關企業6.65萬家,2020年全年新注冊企業2.28萬家,同比大漲195%。企業注冊量從2011年的1272增長至2019年的7715家,020年芯片企業注冊量呈井噴式增長,共注冊2.28萬家,同比增長195%。
從城市分布來看,企查查數據顯示,深圳以1.63萬家芯片相關企業在全國城市中排名首位,占廣東省相關企業總數的71%。上海、廣州分別以3944家和3407家排名二三位。蘇州、西安、南京、杭州等新一二線城市的企業數量同樣排名靠前。
數據來源:企查查、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四、如何應對芯片短缺
1.核心技術不斷突破
自2月開始,工信部已采取三次行動著手芯片短缺問題,強化未來智能化、電動化、網聯化技術趨勢下芯片供應能力建設。在國家政策的利好支持下,未來,我國在高端供應鏈中不斷突破并掌握核心技術,使中國制造業向高端供應鏈攀爬,加速進口替代。半導體產業加快向國內轉移,產業鏈整體將有更全面的發展。半導體材料產品自給率、半導體設備國產化都將進一步提高。
2.芯片廠商加速投產
目前,我國加速芯片廠商建設,積極擴產滿足市場需求。例如,中芯國際深圳工廠預計在2022年開始正式生產,主要可生產28nm工藝的芯片產品, 產能最高可達每月4萬片12寸晶圓。中芯國際這座芯片工廠正式投產后,也將會解決我國芯片過度依賴海外的情況,加速推進國產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