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華為傳來一則人事變動消息。據《財經》報道,華為海思原總裁、現任華為半導體業務部總裁何庭波,將兼任華為高級人才定薪科科長。該任命公告于 6 月 27 日由華為創始人兼 CEO 任正非簽發,并于 7 月 1 日在華為內部正式公布。
高級人才定薪科成立于 2021 年,直屬人力資源部,在華為內部屬于 2 級部門。根據華為 2021 年 8 月發布的《任總在人才引進匯報會上的講話(附跟帖)》,該科室主要負責高精尖人才的定薪工作,任正非曾強調其雖名為 “科”,但實權大、責任大,高級干部也要參與其中。
華為芯片女皇,挽狂瀾于既倒
何庭波于1969 年出生,畢業于北京郵電大學,擁有半導體物理和通信工程專業雙學士、碩士學位,1996 年加入華為時,本計劃從事通信系統設備研發,因參觀 ASIC 設計實驗室被半導體潛力吸引,從此深耕芯片領域。
她在華為歷任芯片業務開發、研究、架構、供應鏈等多個崗位,還曾擔任研發部長、海思總裁、2012 實驗室總裁等重要職務,現任科學家委員會主任、ITMT 主任、半導體業務部總裁,同時也是華為列席常務董事。
何庭波的職業生涯深度參與了華為芯片業務從跟跑到領先的全過程,她在1998年被委以重任,一個人前往上海組建無線芯片團隊,從事3G芯片研發。在天罡、麒麟、鯤鵬、昇騰等處理器研發及 Chiplet 產品化中發揮了關鍵作用。
2019年,華為遭到制裁后,何庭波堅信 “困境催生創新”,推動團隊攻克技術難關,那封“備胎轉正”的內部信更讓她成為行業精神圖騰。
“拍板定薪的權力要交給真正懂技術的人”
而今,這位手握華為半導體研發命脈的技術領袖,又接過了人才定薪的關鍵權杖。正如任正非說的——“拍板定薪的權力要交給真正懂技術的人?!边@一理念在何庭波身上得到極致體現——她既是芯片架構師,也是人才磁極。
一位華為人士向《財經》表示,在華為,高端人才的定薪工作中業務部門有很大話語權,此次何庭波擔任人才定薪科科長,意味著華為在半導體高端人才方面的需求最為迫切。
這一任命凸顯了華為對半導體領域人才的高度重視,定薪科雖為2級部門,卻握有“一票定薪權”,其薪酬方案需同時對標市場價值與技術貢獻。何庭波的雙重身份,恰似在業務攻堅與人才爭奪戰之間架起一座橋梁。
在高端人才吸引方面,華為 2019 年啟動的 “天才少年” 計劃頗具代表性,該招聘計劃面向全球招聘頂級青年才俊,不限學校、專業、學歷,但需在數理化、計算機、人工智能等領域有特別建樹,且有志成為行業技術領軍人物。
何庭波上任后,有望推動華為 “天才少年” 計劃與半導體業務更深度綁定,定向招募芯片設計、EDA 工具等領域的稀缺人才,并為其提供更具競爭力的薪酬待遇。
越是下行周期,越要加大研發投入
從華為整體人才戰略來看,這是對孟晚舟提出的 “逆周期加大戰略縱深投入” 的穩步推進,通過高薪鎖定關鍵領域人才,以薪酬激勵為催化劑,激活組織創新活力,也契合了任正非以 “天才少年” 激活組織的理念。
2024年年報顯示,華為研發投入持續保持高位,其2022年至2024 年研發費用分別為 1615 億元(占營收25.1%)、1647 億元(占營收 23.4%)、1797 億元(占營收 20.8%),三年研發投入總計達 5059 億元。
總體而言,此次何庭波兼任高級人才定薪科科長,標志著華為在高端人才管理上從 “廣撒網” 轉向 “精準狙擊”,是 “人才 + 薪酬” 雙輪驅動戰略的重要體現,將為華為在半導體等核心技術領域的長期發展注入強大的人才動力,奠定堅實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