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石化兩項成果亮相世界人工智能大會
關鍵詞: 人工智能大會,AI 輔助聚酰亞胺,分子篩研發平臺,AI + 專項行動,長城大模型
7 月 26 日,2025 世界人工智能大會在上海舉行。國務院國資 委在“AI 煥新 產業共贏”企業人工智能產業發展分論壇上發布了 40 項“中央企業人工智能戰略性高價值場景優秀建設成果”,中 國石化 “AI 輔助聚酰亞胺氣體分離材料開發”成功入選。此外, 中國石化分子篩材料智能研發平臺入選中國人工智能產業創新成 果展。
??人工智能賦能聚酰亞胺研發,實現“篩得快”且“篩得好”。 氦氣是一種重要的戰略物資,在科研、國防和經濟建設中具有不可 替代的作用。聚酰亞胺是提取高純度氦氣的膜材料里的關鍵原料, 是否實現自主研發對緩解我國氦氣資源短缺具有重要意義。中國 石化北京化工研究院通過智能模型訓練,自主開發出聚酰亞胺材 料智能化設計平臺。該平臺可以定向生成新型分子結構設計方案、 準確預測新材料的氣體分離性能等參數,使科研人員能夠定向篩 選最優方案進行實驗驗證,大幅提升研發效率。經實驗驗證,該平 臺對氣體分離性能的預測平均準確率超過 90%;新設計開發的聚酰 亞胺膜,其氣體分離性能較現有商用材料提升 30%,同時聚酰亞胺新結構的篩選和設計時間縮短 80%。
??中國人工智能產業創新成果展同步舉辦,中國石化上海石油 化工研究院開發的分子篩材料智能研發平臺亮相該展。分子篩是 重要的催化材料,廣泛應用于石油化工生產過程和環保領域。中國 石化創新開發了集成機器閱讀理解、實驗預測、全流程自動化功能 的分子篩材料合成系統,可以驅動設備自動完成實驗操作、實現材 料的逆向生成與性能優化、理性設計與合成分子篩,顯著加速高性 能分子篩材料的研發進程。
??中國石化深入開展“AI+”專項行動,以創新驅動賦能產業升 級。目前,公司圍繞科技研發、生產制造、工程設計、經營管理等 四個領域,正全面推進一批高價值場景建設。公司建成 7000 億和 700 億參數的長城大模型,顯著提升行業理解、知識推理和生成能 力,成功通過工信部信通院、中國泰爾實驗室權威測評,成為首個 通過測評的 MoE 架構(混合專家架構)國產化行業大模型。投用 以來,用戶數累計超 10 萬,日均 token 用量達到 1.5 億,賦能 200 余個信息系統,支撐了審計、鉆井、地熱、設備等專業級(L2)模 型訓練和各應用場景建設。
